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
黄美尧
107×68cm(6.55平尺)
2022年
※ 完美仙境 天人合一 ※
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直觉是完美的仙境,这个地方我想去、我想待在那里,黄老师表现的是这样一个环境,如果你不清楚,题款也提醒了你,“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”。它呈现的是一个福寿家园,福是有福地,寿是长寿,是养生的地方、健康的地方,家园是可以宜居的地方,所以它呈现的是一个利他的、宜居的地方。
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(局部)
中国人讲究依水而居、天地为我们所用,我们讲的天人合一,不是对天地的降服,而是合理的利用、为人所用、保护这个家园,因为它是个风水宝地。天地利人的发展才叫天人合一,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是要利人类的发展。所以黄老师塑造的这个环境是天人合一的,是利人的家园,是给我们带来福寿的家园。那他怎么做到的?是丹山河川。
※ 好山好水 风水福地 ※
“丹”这个字,你可以理解是红的意思,这里确实是有红色的山,你可以理解为丹霞地貌,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山石的材质很好,也可以理解为七彩宝石。宝石所形成的地方一定是福地,昆仑山下面都是和田玉,所以是王母娘娘待的地方。“丹山河川”也叫好山好水,这个家园是靠好山好水构建起来的,你再仔细看,它为什么是好山好水?这实际上是个完美的风水。一个大的靠山,一个左扶右靠的摇椅扶手,前面还有开阔地,是一个龙脉之地、一个风水之地、一个风水局。
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(局部)
※ 福地山水抒写艺术家胸怀 ※
为什么黄老师经常表现福地、仙境、人间桃源?这代表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胸怀。今天很多艺术家要表现自己的想法,画一个很奇怪的山、很奇怪的石、很奇怪的树,说这是我的个性,但黄老师不这么做,他认为我所有的创作都是要利他人,这件作品最终不是挂在黄老师家里,而是挂在收藏人的家里。如果画一个像刀锋一样的山,是奇特了,但风水就不对了。所以那种个性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事情。黄老师所有的创作,都是利他人的、利社会的,他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,个性要隐藏,而共性、社会性才是要表现的。
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(局部)
他只是把整个中华文化、大家想追求的属于中国文化的个性、民族的个性,用他手上的笔表现出来,而不是黄老师个人的个性。个人的个性太渺小了,中华五千年的个性、中华文脉的个性、中国人福寿康宁追求的个性,才是他要表现的。所以黄老师表现的是区别西方风景画的山水画,是一个中国人画的利中国人生活、利中国人心境、利中国人修行的福地山水画。也正因如此,他没有在作品里画人,他只是留了一个福地给拥有者,只要你心中有感悟,它永远是你的福地。
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(局部)
这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胸怀和无我的境界,把“我”去掉,把他、把别人、把大山大水、把大自然放大,把拥有它的人放大,把作者去掉,才是无我境界。
※ 色彩与材质呈现纵深之感 ※
在这个作品里,其实纵深很长,甚至有几十公里的纵深,但是黄老师却在留白的地方连白色都没有画,他画的是彩色的。但是通过光影的变化,你会发现他其实拉的很深,通过几块颜色的处理,就把纵深拉开了,他不只是用颜色区分,还用笔触的不同方法区分、不同的材质区分。
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(局部)
※ 道法自然形成人文环境 ※
左边的山有水、有土、有植物,你可以理解是生机、是人丁兴旺,山环水绕形成一个完美的风水局,这个风水局其实也是自然生存环境,是符合自然规律的,当水冲刷久了,右边的山就变得光滑了。水和泥沙汇集,自然就形成了盆地,盆地里生长树木,从而形成人文。
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(局部)
※ 细节处理营造和谐氛围 ※
我们所讲的依水而居,也是依财而居、依势而居,要找到最适合的土壤,最适合的氛围、市场,你才可以生生不息、才可以福寿家园,在丹山河川的氛围里,是不是适合生长将决定你能走多远。站在作品前的舒服,不只是构图的舒服,还有元素的舒服、材质的舒服,也有他用笔的整个氛围的舒服。
丹山河川 福寿家园
黄美尧
107×68cm(6.55平尺)
2022年
比如松树的画法,按常理来讲是像钢针一样的,但是黄老师画的很柔和,把钢针一样的松树画的毛绒感、可爱感,比如山体,像翡翠一般,比如峭壁、瀑布,像荧屏一样让你感觉非常的喜悦,比如亭子,你很想待在那里面。他没有去为了表现自己的笔墨高度而刻意秀他的笔墨功夫,没有刻意秀他泼的功夫,也没有刻意去秀他的构图能力,他只是营造了一个完美和谐的氛围。为了这个和谐、为了这个天人合一,他去掉一切多余的东西,一切都为了这个和谐、柔和,所以它才称得上是福寿家园。
这就是黄老师的智慧,他能寻找到那个福地,也要创造那个福地,而创造和寻找到福地后,他自己不要,而是为大家服务,他完全去掉个人的色彩,完全利他、利社会,为社会服务,为社会奉献。